4月27日央行發布《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》,這意味著之前已經向社會征求意見的資管新規正式落地,那么資管新規對銀行理財有哪些影響呢?打破剛兌后,2018年我們還能買保本理財嗎?希財君為你一一解答。
一、資管新規對銀行理財的影響
1. 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息
其實現在許多銀行理財產品都屬于非保本浮動收益型,包括余額寶也是不保本不保息的,但實際上卻從來沒有虧損過,這其中就是由于剛性兌付。
這次資管新規明確規定了銀行要打破剛性兌付,如果投資的產品出現虧損,損失都由用戶承擔,因此以后大家不能再閉著眼睛買理財產品了。
2. 90天內理財產品要停售
之前在銀行有許多90天以內的理財產品,這次資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不得設立資金池,對一些期限錯配的產品要進行整改。其實大致跟P2P平臺的集合標差不多,要求不能將一個長期限的標拆成幾個短期的產品來發售。
因此,以后在銀行就很難買到90天以內的封閉式理財產品了。
3. 理財產品凈值化
以前銀行理財產品都是預期收益率,而且基本上都能達到這個收益,以后全部采用凈值化,所謂凈值化就是類似現在的基金產品。
這樣會有什么影響呢,那就是出現虧損的可能性增加了,具體行情大家可以去基金板塊看一看。
二、2018還能買保本理財嗎
首先資管新規的過渡期要到2020年底,肯定不會一下子就把所有保本理財全部撤銷,因此大家可以趁這段時間買一些。
其次銀行理財不保本并不意味著就一定虧損,只要大家選擇合適的風險等級,本金還是比較安全的。
所以,在2018年我們還是可以去銀行購買保本理財的。